環氧乙烷滅菌器的操作流程
環氧乙烷滅菌器是一種利用環氧乙烷(EO)氣體作為滅菌劑的設備,廣泛應用于醫療、制藥、食品包裝等行業,尤其適合對熱、濕敏感的精密器械、電子設備、高分子材料等的滅菌。
操作流程
物品準備:清潔待滅菌物品,用透氣包裝材料(如紙塑袋、無紡布)包裹,便于氣體滲透。禁止滅菌液體、油脂類或含水分過高的物品。
裝載與密封:將物品合理放置于滅菌腔內,保留空隙以利氣體流通。關閉腔門,確保密封。
滅菌循環:
預熱階段:調節腔內溫濕度至設定值(如 55℃,60% RH)。
氣體注入:通入環氧乙烷氣體,達到設定濃度(如 600~1200mg/L)。
滅菌階段:維持溫度、濕度和壓力,持續預定時間(通常 2~4 小時)。
解析階段:
真空解析:通過多次抽真空和充入過濾空氣,降低殘留氣體濃度。
通風解析:對于非真空設備,需在通風良好的環境中放置數小時至數天。
效果驗證:
生物監測:使用枯草芽孢桿菌孢子菌片,培養后確認滅菌效果。
化學監測:通過變色指示卡判斷是否達到滅菌條件。
在利用環氧乙烷滅菌器進行滅菌處理的過程中,也會遇到各種問題,如滅菌失敗、泄漏報警、解析不徹底等。另外,為了降低故障率,延長使用壽命,對于環氧乙烷滅菌器的維護工作也不能忽視,需定期清潔滅菌腔體,去除冷凝水和雜質。校準溫濕度傳感器、壓力儀表,確保參數準確。檢查氣體管路密封性,避免泄漏;及時補充環氧乙烷氣體。
環氧乙烷滅菌器憑借其低溫、廣譜滅菌的特性,在醫療和工業領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,但需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范,防范易燃易爆和毒性風險。隨著技術發展,新型滅菌技術(如低溫等離子體)的應用逐漸增多,但環氧乙烷滅菌仍是復雜醫療器械滅菌的重要手段。使用時需根據物品特性選擇合適的滅菌方式,并確保全程質量可控。